21 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股E融
指数规则的一纸调整,可能引发 AI 芯片巨头寒武纪的百亿资金"调仓"。
科创 50 指数样本权重被动下调,让这只近 2 个月涨幅超 180% 的明星股,连续两日回调了近 19%,市值蒸发逾 1000 亿元。
尽管寒武纪上半年业绩爆发式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28.81 亿元,同比暴增 4347.82%,并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10.38 亿元,但仍难抵挡市场短期的抛售。
面对寒武纪为首的科创 50 股价大幅回调,机构观点出现明显分歧。
部分谨慎的投资者建议远离过度定价的资产。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认为,权重调整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市场中长期仍然看好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产业投资机会。此次波动或将提供中期布局科技板块的良机。
股价集体回调
9 月 4 日,A 股整体表现疲软,三大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科创 50 指数下跌 6.08%,寒武纪与"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均跌超 13%。
当天,寒武纪股价跌 14.45%,报收 1202 元 / 股,成交额 280 亿元,换手率 5.30%。
值得关注的是,寒武纪已连续 2 日股价回调,累计下跌 18.78%,总市值从 6192 亿元降至 5029 亿元,累计缩水 1163 亿元。
"此次直接触发寒武纪下跌的因素是,寒武纪在科创 50 指数中的权重从 9 月 2 日的 15.42% 将强制下调至 10%,导致跟踪该指数的基金需减持约 104 亿元股票,且封死后续资金进入预期。"有机构投资者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除了这个触发因素外,上述机构人士认为寒武纪股价承压背后,还有多个市场因素:
一是获利回吐:自 7 月底以来,寒武纪股价短期涨幅已超 180%,部分资金选择兑现收益。
二是杠杆资金撤离:指数调整引发杠杆资金加速平仓。
三是估值偏离:寒武纪的估值与基本面偏离幅度较大,其当前市盈率(TTM)达 450 倍,市销率(PS)116 倍,显著高于英伟达(PE 29 倍),护城河并不显著。
四是利空共振:多重利空及流动性短期出逃挤压股E融,可能引发跟风抛售。
"指数样本和权重调整遇到市场震荡,所以加速了寒武纪的股价调整。寒武纪的问题是不确定性太强,‘易中天’等起码还有业绩支撑,算得清估值。"一位公募投资人士感慨。
指数权重调整影响几何?
8 月 29 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公告称,根据指数规则,双方决定调整科创 50 等指数样本,这一调整预计将在 9 月 12 日至 9 月 15 日期间完成。
科创 50 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 3 月、6 月、9 月和 12 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对应的下一交易日。在权重设置上,规则明确规定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 10%。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和中芯国际是当前科创 50 指数中权重超标的股票。截至 2025 年 9 月 2 日,寒武纪在科创 50 指数中的权重为 15.42%,中芯国际为 10.21%,均超过指数规定的 10% 上限,它们的权重将被动下调至 10%。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介绍,机构调仓主要围绕被动型基金进行,这些基金需根据指数调整规则,对持仓比例进行调整。
而这次调整预计将带来大量资金投向变动。以寒武纪为例,9 月 2 日跟踪科创 50 的产品规模为 1890.30 亿元,若要将寒武纪的权重从 15.42% 降至 10%,相关产品需卖出寒武纪的规模约为 100 亿元。这将导致机构被动减持寒武纪的股票。
值得关注的是,除科创 50 之外,近期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也将迎来调整。同样地,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的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 10%。截至 9 月 3 日,寒武纪在科创芯片指数的权重已达到 16.37%,同样需调降至 10%。
一位公募投资人士预测,上述两大指数权重下调,将造成相关产品需被动卖出寒武纪 160 亿元左右规模。
当寒武纪面临科创 50、上证科创板芯片等指数权重被动下调之时,相关 ETF 基金只能等待相关指数正式调整后,才能跟着被动调仓寒武纪,但其他非 ETF 的指数经理有三个选择:一是得知消息后马上调仓;二是下周开始逐步分批调仓;三是下周五下午收盘前调仓。
此时,对指数基金经理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寒武纪已经跌了两天了,从后视镜看,当然第一个选择是‘得知消息后马上调仓’最好。 不过,如果股价仍在上涨,那谁都不愿意提前调仓。"一位公募投资人士说。
那么,究竟是谁在指数调仓前提前砸盘?
一位公募人士表示,"这两天寒武纪下跌,估计主要是险资和主动基金在卖。"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表示,"可能并不是某一类投资者在抛售,而是之前的获利比较多,获利回吐的压力很大,所以可能很多投资者趁调整获利了结了。"
科创 50 进入震荡期?
对于后市,三十三度资本基金经理程靓预测,科创 50 等指数样本调整之下,科创 50 指数相关的公司预计将会震荡,阶段涨幅较大的预计仍旧会进一步承压。不过,程靓认为,目前科创 50 的估值相对合理,所以调整的空间相对有限。
其认为,这个调整过程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
第一个角度,寒武纪这类涉及 AI 产业链的股票,可以通过 2026 年以及 2027 年的产能和利润来分析。按照市场的预期,未来 2 年寒武纪在国产算力当中的规模有望达到 200 亿元,如果实现 30% 的净利润,则有望实现 60 亿元以上的回报。一旦突破到 300 亿元以上,则实现百亿净利润,那么按照当前 5800 亿的市值,对应的 PE 分别在 98 倍和 58 倍,相对的合理性更高。
"如果寒武纪的市值回调到 5000 亿元以内,我们认为会是一个机会。"程靓说。
第二个角度,国产化替代的角度,目前科创 50 主要集中于半导体设备和芯片企业,而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是趋势,特别是在先进封装方面。而目前科创 50 半导体设备市盈率多数在 50 倍以内,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预计科创 50 在短期快速下跌之后,整体走势将会趋于平缓,后续预计将会展开震荡。"程靓说。
记者采访发现,机构投资者普遍认同,科创 50 指数及相关股票短期将震荡。
因此,部分谨慎的机构投资人建议,避开近期涨幅较大的高价股。
"远离过度定价的资产,因为它们的潜在跌幅过大。"一位私募机构 CEO 建议。
不过,尽管短期面临调整压力,但多数机构对以寒武纪为代表的科创成长板块的中长期走势仍然看好。
高盛分析师 Verena Jeng 和 Allen Chang 在 9 月 1 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将寒武纪 12 个月目标价从人民币 1835 元上调至 2104 元,上调幅度达 14.7%,并维持"买入"评级。
杨德龙表示,"这次科创 50 回调,短期走势无法预测,但预计调整不会太深,因为这一次主要还是获利回吐的压力带来的调整。"
"科创 50 短期走势预计以调整为主,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调整完之后有望继续回升,市场长期趋势还是一个慢牛长牛。"杨德龙说。
一位公募投资人则表示,"科创 50 等指数样本调仓对寒武纪等科技股有影响,但如果是长期投资者,并相信市场定价效率,此次指数调仓冲击对股票影响不大。"
托合江指出,受科创 50 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期、算力硬件板块估值回调以及外部政策影响,短期内市场波动可能继续加大。但市场有望在 9 月调整到位,或将出现中期布局科技板块的机会。特别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产业,如半导体、创新药、智能制造等。
"权重调整可能导致相关股票的短期抛压,尤其是当基金规模较大时。投资者应关注市场流动性,避免在调整期间过度集中抛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评估短期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股E融,避免盲目跟风操作。"托合江说。
好点点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